吳祐毅《中國青年報》(2015年01月05日02版)
  ■兩性和諧是家庭和諧、社會和諧的基礎,性別平等對構建良好的婚姻家庭關係具有重要意義。
  婚姻家庭法律政策的制定,該如何處理好國家干預與家庭自治之間的關係?養育子女如何從“男主女從”傳統家庭模式向現代互利共贏家庭模式轉變?在發展主義和效率主義所主導的現代生活中,如何處理女性因為平衡工作和家庭而產生的焦慮?
  近日,這些與婚姻家庭女性角色地位密切相關的社會熱點問題,成為“婦女發展與家庭和諧”論壇的重點議題。
  新婚家庭:財產分割要尊重家庭價值
  當下,有房有車已經成為很多城市女青年擇偶的基本條件。一個大紅封皮的房本能夠成為新成立的小家庭最堅實的物質基礎。可是,當婚姻法重新調整以後,房本上白底黑字原本無足輕重的產權人名字卻成為家庭內部紛爭的源頭。
  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馬憶南指出,我國家庭普遍採用的是婚後共同財產制。傳統家庭思維主張在利己的同時,必須考慮家庭共同體的利益,這背後體現的是對家庭共同體的認同和對夫妻財產共有制的認同。但是近幾年,代表著年輕一代和城市白領個人主義價值觀的家庭財產法政策,卻基本是按照調整市場經濟的財產法規則設置的,忽視婚姻家庭的團體屬性而偏向個人主義。
  馬憶南認為,婚姻家庭財產關係是不能根據一般財產法規則處理的,家庭人倫關係不是出於功利目的而創設和存在的,親屬財產關係也不體現直接的經濟目的,它所反映的主要是親屬共同生活和家庭職能的要求,不具有等價有償的性質。
  她表示,未來我國家庭法政策有必要強調近親屬之間的撫養、贍養既是彼此的權利也是彼此的義務。家庭共同生活必然帶來財產的共享和分享,家庭法政策要倡導家庭財產的共享和分享。
  養育子女:向互利共贏家庭模式的轉變
  據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9月,單獨二胎政策,全國符合條件的1100萬對夫婦,僅70萬申請生二孩,不足符合條件家庭的7%。就北京而言,之前預測為每月平均4700例,政策實施9個多月來,前幾個月平均每月申請量為3000多例,近來呈逐月遞減趨勢,8月2976例,9月2683例,10月2334例,11月1812例。
  針對這一現象,全國婦聯婦女研究所蔣永萍研究員在發言中指出,儘管放開二胎既是國家應對人口老齡化以及勞動力短缺的戰略,也是老百姓期盼已久的民生需求,但如果不能很好地支持作為生育主體的女性,有效保障婦女的發展權益,不僅民生新政遭遇尷尬,而且也無法實現其減緩勞動力短缺,延緩老齡化進程的社會目標。
  蔣永萍還強調,在社會和家庭都更傾向於養育子女主要是母親責任的當今中國社會,生育模式的轉變更有可能對婦女發展與性別平等產生負面影響。重視支持婦女的發展和社會性別視角的分析,是家庭政策的關鍵價值取向。只有以性別公正為基本理念,通過家庭政策的利益與價值導向,推動男主女從、男外女內的傳統家庭模式向男女平等和諧互利共贏的現代家庭模式的轉變,才能更好地建設家庭,增強家庭的發展能力,發揮家庭政策促進社會發展的功能和作用。
  職業女性:性別視角家庭政策有待突破
  在發展主義和效率主義壓倒一切的當下,人們完整的生活正在為工作至上的倫理所左右。人們為平衡工作與生活而產生的焦慮與現代都市生活如影隨形。對於與男性一道在職場拼殺的女性來說,這種感受尤甚。
  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佟新指出,受傳統性別規範的影響,現實生活中職業女性比職業男性承擔了更多的家庭照料勞動,職業女性的雙重角色緊張程度要遠高於男性,而且無論是放棄還是勉為其難兼顧二者,都會給身在其中的女性帶來身心的困頓。今天到了我們應該反思這種工作倫理的時候了。家庭作為人類生活的重要組成,作為具有精神意義的共同體的存在,對於社會的穩定和發展具有非同尋常的重要意義。在市場經濟環境下,如何創新發展適應多元化、多層次需求的公共服務,如何將家庭友好型的人力資源戰略從個別企業的認識轉化為所有用人單位的自覺行動,幫助有家庭責任的勞動者特別是女性平衡工作家庭,仍是性別視角家庭政策有待突破的重要議題。
  本次論壇由北京市婦聯和北京市社會科學界聯合舉辦,來自各大專院校婦女問題研究機構的專家學者及女性團體和社會婦女組織的代表150餘人參加了論壇研討。  (原標題:學者聚焦:新女性的家庭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ajkeair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